洋酒曾经在上海风光一时,可如今行情急转直下,令很多经营者措手不及,也令消费者感到意外。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洋酒以往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其品质口味如何高档,而是其价格的昂贵,法国路易十三曾经标价上万元,如今跌到7000元左右,但对消费者来说依然是天文数字。超级人头马洋酒标价1980元,虽然已跌价不少,但与国酒相比价格依然高出一大截。
当然,从整体上来说,与过去相比洋酒的价格在走低,低价洋酒也多起来,如750毫升装轩尼诗VXOP标价298元,英国格兰金酒750毫升标价75元,法国伏特加1000毫升只卖58元。虽然价格在走低,但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在上海一些酒类专卖店,尽管各种进口酒包装摆设十分引人注目,品种多达500~600种,琳琅满目,但销售每况愈下,最差的下降幅度达三分之一以上,有时整天吃“白板”。据了解,目前上海洋酒市场份额仅占5%左右,已被列入滞销商品之列。消费的范围已淡出各糖烟酒商店、专卖店、超市等业态,只局限在大宾馆大饭店及娱乐场所内。 导致上海洋酒风光不再的原因一方面是洋酒本身的口味不适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大多数国人喝惯了国酒,对洋酒不感兴趣。另一方面过高的价格是制约其消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同时,随着国内酿酒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酒的质量已普遍被消费者认可,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去花大价钱喝什么洋酒了。
|